
產品介紹
“雙碳"背景下,黨的二提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,加快建設“安全高效、清潔低碳、多元協同、智能普惠"新型能源體系,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。隨著雙碳戰略的深化和升級,零碳園區建設成為政府工作的核心議題。
加快園區用能結構轉型。加強園區及周邊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,科學配置儲能等調節性資源,因地制宜發展綠電直連、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電網等綠色電力直接供應模式,鼓勵參與綠證綠電交易;
大力推進園區節能降碳。推動園區建立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,深入推進企業能效碳效診斷評估,加強重點用能設備節能監察和日常監管,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,鼓勵企業建設能效工廠、零碳工廠。
提升園區能碳管理能力。支持園區建設覆蓋主要用能企業的能碳管理平臺,強化園區及企業用能負荷監控、預測與調配能力,為碳排放核算、源網匹配調節、電力需求側管理、多能協同互補、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等工作提供支撐。
支持園區加強改革創新。支持地方政府、園區企業、發電企業、電網企業、能源綜合服務商等各類主體參與零碳園區建設。鼓勵有條件的園區以虛擬電廠(負荷聚合商)等形式參與電力市場,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電力系統穩定性。
各省市,也針對性出臺零碳園區建設規范,進一步深化零碳園區的建設方案與要求。
一、零碳園區關鍵指標
01 可再生能源占比
零碳園區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應不低于 80%。旨在改變園區能源結構,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依賴,推動開發利用太陽能、風能、水能等可再生能源。園區內宜建設微電網,合理利用分布式電能和儲能,提高重要負荷用電可靠性。
02 能效標準提升
園區內能源系統應選用技術*、能效高、耗損低、經濟合理的節能產品。用能設備應優先選用節能設備。終端用能設備改造應滿足相關能效標準2級及以上指標要求。促使企業淘汰落后產能,引進*節能設備技術,優化生產流程。
03 星級建筑占比
星級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30%。全部新建建筑按照 GB/T 51350 的超低能耗建筑要求持續改進。推廣可再生能源使用,加強太陽能熱水、太陽能供暖、制冷、污水源、余熱熱泵、空氣源熱泵等新技術的應用。
04 其他要求
園區內公共照明宜采用分區集中控制,照明設施全部使用節能型光源或太陽能照明。園區內數據中心的能效等級應符合 GB 40879 中能效 2 級及以上要求。企業的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應符合相應產業政策、能耗限額標準 2 級指標及以上要求。
三、安科瑞解決方案
1、微電網管理功能
削峰填谷:配合儲能設備、低充高放優化用能成本
有序充電:根據變壓器容量、電價進行引導,利用技術進行協調充電功率,降低運營成本
防逆流:針對自發自用的新能源系統,防止系統電力反送上網,避免考核、罰款
需量控制:能量儲存、充放電功率跟蹤,防止增加基礎電費
需求響應:基于激勵、電價需求響應,以經濟利益驅動用戶參與。
柔性擴容:短期用電功率大于變壓器容量時,儲能快速放電,滿足負載用能要求
2、虛擬電廠資源聚合、優化調控
通過聚合微電網內光伏、儲能、充電樁及空調柔性負荷,構建:資源總覽、資源管理、資源聚合、協同控制、響應評估等功能,提供資源聚合、市場交易,友好協同互動業務支撐。
安科瑞零碳園區綜合能源管理系統
安科瑞零碳園區綜合能源管理系統